關于現已發生的災害,我們不置臧否,但關于可以防患于未然的衍生災害,我們站在勞保人的立場上,提幾點觀點:
第一道屏障:呼吸防護
無論是爆破、火災、仍是地震,這些觸目驚心的災害往往避無可避,災害發生后,關于呼吸防護的重要性也是人們的一致,防毒面罩、防塵面具等都是備用品。在救災的一起,我們要明晰的意識到呼吸防護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事例證明,衍生災害的重災區,就是呼吸防護沒有做或者沒有做到位,選擇適宜有用的呼吸防護用品,完全有用的做好呼吸防護作業,是根絕衍生災害的首要任務。
第二道屏障:全身防護
防護服、安全鞋、安全帽,這些日常用到的勞保用品到了危機時間也要明晰功用,在“8·12天津濱海新區爆破事端”中用到安全鞋時遇到的一件事我至今都記住,有許多安全鞋企業在災害發生后第一時間聯絡救災指揮中心,表明情愿捐獻出產的產品給救災人員。指揮中心就現場狀況作了扼要剖析并表明,由于現場有化學品走漏和爆破后的高溫,關于現場救災人員運用的安全鞋就有了功用上的嚴格要求,所以,契合現場運用要求的安全鞋才被送往災區。
個人防護小貼士:常備急救包
在許多美國家庭中有一樣很特殊的東西,就是急救包。由于許多美國爸爸媽媽想讓孩子理解一個道理:存亡危急關頭,如果手邊有點水,有點藥,有點亮光,那么或許命運就會截然不同。許多人不知道,9月10日,不僅是教師節,也是“世界急救日”。我國國民急救常識缺少,深圳市,每100人中只要1個人承受過急救訓練,香港這一份額是1:30,新加坡為1:5,而美國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承受過急救訓練,比美國更高的澳大利亞有一半人口學過急救。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急救是中小學指定課程。而在國內,急救訓練還沒有遭到社會群眾的滿足注重,許多意外災害高危崗位的工作也缺少培育員工把握急救技術的意識。這種缺失在必定程度上也助長了慘劇的發生。而急救包的存在,則是一個福音。我們勞保工作也有相當優異的急救包出產廠家,為有需求的工作從業者供給安全防護,也為一般民眾供給防護。
2001年的9·11恐襲事情現已過去了15年之久,但它給美國社會形成的創傷依然存在。這起事情除了形成兩千多人罹難之外,還有相當多的受害者在之后的若干年內因現場釋放的有毒化學物質患病身亡,還有人至今糾纏病榻。在事情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的救援人員、過后進行整理的作業人員、居住在附近的民眾中有許多人因觸摸了有毒物質而患上了各種疾病。
災害是不行預知的,由災害引發的衍生災害是完全可以防止的,個人防護用品及時正確的運用對防止衍生災害的發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期望以此文引起更多相關部門和企業的注重。災害不會由于由于我們的請求而不再發生,損傷卻會由于我們防護意識的進步而有所削減。
文章出自:江門壓膠帶 www.lacimu.com